為什麼會感染病毒疣?

目錄

皮膚長期接觸水,如:游泳選手、工人、餐廳員工、市場攤販或免疫較差的人,較易被病毒感染。病毒疣最常由人傳染給人,有時是經由其它物體,如:毛巾、衛浴設備、日常生活用品等大眾接觸的物品來傳播病毒。一般都有數月的潛伏期,才形成肉眼可見的病灶。生殖器疣傳染力相對較高,更需小心。

病毒疣需要怎麼的治療?

因為病毒疣本身具有傳染性,長期存在的病毒疣有可能增加得到皮膚癌的機率,尤其是生殖器的病毒疣。治療並不容易,需要三週到三個月,才能有效治癒病毒疣。治療方法如下:

主角 ─ 液態氮冷凍治療:因為病毒疣是立體的,需以零下196度C的液態氮治療才能徹底破壞病毒,用刀刮、削、剪,都無法治療病毒疣深層的部分。冷凍治療有輕微冰冷的刺痛感,可能持續數分鐘,治療面積較大時,疼痛感可能稍微明顯,在治療初期可以從少數較淺病灶開始治療,以減少可能的不適感。若對疼痛耐受度較差或有極度疼痛時,可搭配開口服消炎止痛藥物,以減輕可能的疼痛。

液態氮冷凍治療兩種方式:
(1)傳統棉棒直接接觸法:以棉棒沾取液態氮後,直接接觸病灶,多用在對治療較為害怕的幼兒或幼童,或需加壓以增加治療深度的病灶。但治療溫度不夠低,約只有零下20-40度。 
(2)超低溫噴槍法:以特製抗高壓噴槍噴射出超低溫液態氮,可快速有效治療,適用於較大面積病灶,溫度可保持較低。 
小的病灶一般需治療二到三次,某些較大或腳底、指甲邊病灶可能需要六到九次的治療。若一週後病灶未完全脫落,請依醫師指示於一至二週回診繼續治療,直至痊癒為止。有時候肉眼已經看不到病灶,還是有可能有顯微的小病灶,應該持續追蹤一到兩個月,以免病毒復發。 

一般來說液態氮冷凍治療過後,皮膚若無傷口,則可正常碰水,約一至二週後,治療部位的結痂會自動脫落,請不要搔抓痂皮,以免表皮復原較慢而留下疤痕。少數對治療反應敏感或治療深度較深的患者,可能會在冷凍治療處出現水泡或血泡,請勿弄破,等待其自然乾縮,或可以立刻回診,請您的皮膚專科醫師幫您做傷口的處理,切勿驚慌。在治療後,更應該要加強防曬,以減少發炎後色素沉著的副作用。只要傷口照護正確,極少留下疤痕,需一到兩週治療一次。治療期間應做好防曬,以免留下暫時的色素沉著。

配角 ─ 水楊酸(治疣液)或A酸乳膏加強病毒疣代謝。

新型免疫調控劑:臉部或兒童的病毒疣較難處理,建議搭配使用如:Imiquimod的藥物,可以加強人體免疫系統來認出皮膚上的病毒疣,達到人體加速清除病毒疣的效果。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
『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本宣傳由合格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執行具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衛署醫字0990262180號、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辦理,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label use),醫師應確實告知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並取得其同意始得使用;有開適應症、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醫師將依個案說明。 本診所網站内之所有案例均為個人親身體驗並己簽屬肖像使用同意書,特將内容分享在網站內供有需要的讀者作為療程參考,其圖文内手術療程項目或美容醫學項目之名詞用語,為業界或媒體及網路經常引用或己成為常態之用法,若對其名詞有任何疑慮,煩請向本診所告知,本診所將立即刪除並修正,感謝您的指教。

風險提醒
本網站內案例圖文僅代表該當事人治療成效,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醫療風險,本網站内容僅供讀者了解相開醫療知識與療程進行所需相開衛生教育,並非每個人皆適合,請您親自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後再決定進行療程與否。 醫療法第86條第七款所稱「以其他不正當方式為宣傳」經衛部醫字10516667434號令發布修正,任何醫療過程均有風險,且其效果亦因人而異,因此任何人均不得代言推薦,但如為個人親身體驗結果之經驗分享且充分揭露正確資訊,並符合其他醫療廣告規定,得不視為不正當之廣告宣傳方式。

目錄

健保門診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雷射光療

Laser Phototherapy

微整抗衰

Micro-plastic Surgery

醫學護膚

Medical Skincare

體態雕塑

Body Sculpture

皮膚頭髮再生醫學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Skin and 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