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飛梭式 585 黃雷射是甚麼?

目錄

新一代飛梭式 585 黃雷射(“銧特”外科雷射儀) 是一台專門針對血管性病灶做治療之雷射,由於585奈米波長對於血紅素有極佳的吸收效果,能透過雷射光熱能將原本明顯泛紅的微血管凝結收縮,達到褪紅效果,被譽為是血管治療的黃金標準。

585 黃雷射 適應症

治療表淺層血管病變、凝血、汽化及色素病變。


585 黃雷射 原理

1. 585黃雷射的熱量被血管內的血紅素所吸收3. 變深的血管會開始萎縮,慢慢被體內給代謝
2. 吸收熱能的血管凝結且顏色變深4. 最後達到血管清除

​585黃雷射 與 傳統染料雷射之比較

常見問題Q&A

Q:585 黄雷射適用於哪些肌膚問題?
A:肌膚泛紅、微血管擴張、酒糟、泛紅痘疤、葡萄酒色斑,小型血管瘤等,皆可適用於585黃雷射。

Q:療程前有什麼需要注意?
A:治療前1週停用外用A酸藥膏、勿施打雷射等其他換膚治療。治療前1個月勿過度日曬並停用口服A酸。若有光敏感病史、皮膚病變免疫力系統異常、懷孕或服用特殊藥物的人可以先諮詢醫師意見再進行療程安排。

Q:療程後有什麼需要注意?
A:血管病變與青春痘紅治療,治療部位顏色會暫時性加深,呈現暗紅色,因個體差異不同有些病患會有輕微瘀青及紅腫反應,並於數天內消失。治療後第一週,盡量避免進入高溫環境,才能讓血管閉合更完全。治療俊皮膚會較為乾燥,請做好保濕防曬。治療區域可能會出現搔癢的情形,請勿搔抓以避免留下傷疤​。

Q:治療後多久可以看見效果?
A:585黃雷射治療建議次數會因為每一個人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可能需要多次療程以達到理想中的結果,為了使療程達到最佳效果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方法治療,包含保養品或其他肌膚照護之產品。建議與您的皮膚科醫師充分討論後,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Q:如果怕痛可以敷麻藥嗎?
為了療程舒適度可視情況敷上表皮麻藥,但是若想要做肝斑術區表淺微血管的抑制,會因為麻藥導致血管收縮而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治療前需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使用

誰不適合做585黃雷射

  • 正在服用會增加對光敏感的藥物
  • 正在服用維生素A醇或異維A酸
  • 在治療區域有癌性或癌前病變
  • 在治療區域有單純皰疹
  • 有瘢痕疙瘩的風險
  • 懷孕婦女
  • 癲癇-治療期可能生癲反應
  • 皮膚有受傷
  • 皮膚過度曬黑
  • 抗凝血治療
  • 做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

警告:皮膚過度曬黑的患者應該延遲2至3個月後再做雷射治療。

副作用

雷射治療可能的併發症有:
疼痛:
雷射治療後疼痛的持續性通常很低,但這取決於外科手術的種類。
敗血症:
治療時就如同其他外科手術一般也必須考慮感染的可能性。
流血:
凝結是雷射設備對軟組織的影響。手術後流血的可能性是極少的,但可能是組織鬆弛的,結果。
水腫/紅斑:
通常會在3至7天內消失。
疤痕:
這罕見的副作用可以在治療時使用較低的有效参數將這情形降至最低。
色素沉著過度/色素沉著不足:
這情形通常是短暫的。在治療時使用較低的有效參數可將這情形降至最低,並避免對過度曬黑的患者進行治療。在某些情况下要恢復正常的膚色可能要幾個月。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
『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本宣傳由合格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執行具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衛署醫字0990262180號、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辦理,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label use),醫師應確實告知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並取得其同意始得使用;有開適應症、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醫師將依個案說明。 本診所網站内之所有案例均為個人親身體驗並己簽屬肖像使用同意書,特將内容分享在網站內供有需要的讀者作為療程參考,其圖文内手術療程項目或美容醫學項目之名詞用語,為業界或媒體及網路經常引用或己成為常態之用法,若對其名詞有任何疑慮,煩請向本診所告知,本診所將立即刪除並修正,感謝您的指教。

風險提醒
本網站內案例圖文僅代表該當事人治療成效,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醫療風險,本網站内容僅供讀者了解相開醫療知識與療程進行所需相開衛生教育,並非每個人皆適合,請您親自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後再決定進行療程與否。 醫療法第86條第七款所稱「以其他不正當方式為宣傳」經衛部醫字10516667434號令發布修正,任何醫療過程均有風險,且其效果亦因人而異,因此任何人均不得代言推薦,但如為個人親身體驗結果之經驗分享且充分揭露正確資訊,並符合其他醫療廣告規定,得不視為不正當之廣告宣傳方式。

目錄

健保門診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雷射光療

Laser Phototherapy

微整抗衰

Micro-plastic Surgery

醫學護膚

Medical Skincare

體態雕塑

Body Sculpture

皮膚頭髮再生醫學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Skin and Hair